什麼是膠原三胜肽?跟膠原胜肽、膠原蛋白差在哪?
你每天吃的膠原蛋白,真的被身體好好吸收了嗎? 很多人都知道,選擇小分子型態的膠原蛋白,吸收效果會更好;但其實,除了分子大小,膠原的結構更決定能否被身體真正利用。對在意肌膚彈性、光澤,或是醫美術後修復的人來說,補充膠原蛋白早已成為日常保養的一部分。 但要讓這樣的補充真正有效,選對膠原結構,才能真正感受到變化。 膠原蛋白、膠原胜肽、膠原三胜肽,看起來只是名字不同,實際上在分子大小、結構與吸收方式上都有差異,補對與否,效果可能差很多。 想知道怎麼選,才能讓每一口補充的膠原蛋白都被身體真正利用? 本篇將帶你一次搞懂: 膠原蛋白、胜肽、三胜肽的結構與吸收差異怎麼挑選真正被身體利用的膠原蛋白產品吃膠原蛋白,等於補膠原蛋白? 吃膠原蛋白,就能直接補到皮膚裡嗎?其實,這涉及到兩件事,第一個是吃進身體的膠原蛋白能否被吸收;第二點,則是進到體內的原料,能不能重新被拼成你最需要的膠原蛋白。(1) 人體有辦法吸收膠原蛋白嗎? 像是豬腳、魚皮、牛筋這類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雖然含量很高,但膠原蛋白本身的分子量非常大(約 100,000 Da 以上),人體無法直接吸收。 當我們吃進這些食物後,膠原蛋白需要先經過胃和小腸的酵素分解,轉化成游離胺基酸、二胜肽或三胜肽(分子量約 100~500 Da),才能通過小腸的吸收通道(如 PEPT1),被身體真正利用。 不過,大多數市售的膠原胜肽產品,分子量大約還在 2,000~3,000 Da,屬於中分子胜肽,多數情況下也需要再被分解成更短的胜肽鏈,才能有效被吸收。 (2) 膠原蛋白是怎麼合成的? 當膠原蛋白被分解成游離胺基酸、二胜肽或三胜肽後,會經由小腸上皮細胞吸收,但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需要其他營養素與身體的合成機制一起作用,才能形成真正的膠原蛋白結構。 這段過程就像蓋房子,只有磚塊,沒有工人和工頭,房子也很難蓋得起來。 促進身體合成膠原蛋白,需要滿足以下三要素: 一、工人:啟動膠原製造系統 —— 纖維母細胞 就像肌膚裡的建築工人,接收胺基酸原料後,負責拼接成一條條膠原蛋白鍊,但隨著年齡增長、體質變化與生活壓力,工作速度也會逐漸放慢。 二、磚塊:合成膠原蛋白的原料 —— 膠原胜肽 常見的膠原蛋白補充原料有膠原胜肽、膠原二胜肽與膠原三胜肽,其中膠原二胜肽與三胜肽由於結構貼近人體,是少數身體能夠直接吸收的膠原型態。 三、助手:幫助膠原蛋白合成順利 —— 維他命C 確保原料能夠順利合成為膠原蛋白的必備輔酶,如果維他命C 不足,胜肽原料將難以順利生成膠原蛋白。 所以,想要讓補充的膠原蛋白真正被身體好好利用,不只需要「足夠的工人(纖維母細胞)」,還需要「對的磚塊(小分子膠原胜肽)」,以及能讓工程順利進行的「助手(維他命C)」。 近年來,針對維持青春與膠原補充的研究,已從單純追求吸收速度,發展到提升身體利用效率的層面。科學家不再只關心分子越小越好,而是進一步探索:如何保留對人體特別有益的特定胜肽? 因此,像是膠原三胜肽(Collagen Tripeptide, CTP)以及部分具有特定序列的定序三胜肽(Specific Tripeptides),這類分子特別小、結構穩定的胜肽,因為具備優異的吸收與利用效率,就成為目前科學界與保健品牌最關注的膠原補充型態。 ❓補充知識|膠原蛋白吃下去會不會變成其他蛋白質? 其實補充膠原蛋白本質上是提供構成膠原的胺基酸與胜肽,這些原料進入體內後,有一部分會參與膠原再合成,但也有可能被用於其他蛋白質製造(如酵素、角蛋白等)。 不可能百分之百成為膠原蛋白,但比起一般蛋白質,含有像是 Gly-Pro-Hyp 這類的膠原三胜肽,能更有效傳遞「補膠原」訊號與原料。
認識膠原三胜肽與定序三胜肽 膠原三胜肽是組成膠原蛋白的最小功能單位,是由三個胺基酸組成的胜肽鏈,分子量大小約 300 Da 左右,生物利用率極佳,不需要經過分解就能直接吸收體內。 目前研究發現,膠原三胜肽補充後約 10 分鐘就可偵測到其存在於血液當中,吸收速度相當快。這是因為人體小腸上皮細胞的 PEPT1 膽肽轉運蛋白,專門負責吸收二胜肽與三胜肽,讓膠原三胜肽就像走「VIP 快速通道」一樣,能優先進入血液循環。 在各類膠原三胜肽中,有一種胺基酸序列固定的結構,稱為「定序三胜肽」,不僅是容易被身體吸收的膠原蛋白原料,也被認為能作為 與膠原生成有關的營養訊號來源,有助於提升膠原蛋白的補充效率。 💡備註:Gly 為甘胺酸,X 與 Y 為任意胺基酸,常見為脯胺酸(Pro)與羥脯胺酸(Hyp),是膠原蛋白典型的三胜肽序列結構。
膠原三胜肽最好吸收?與膠原蛋白、膠原胜肽的差異 膠原蛋白 膠原蛋白是人體含量最多的蛋白質,約佔總蛋白質 25% 至 35%,主要由甘胺酸 (Gly)、脯胺酸 (Pro)、羥脯胺酸 (Hyp) 組成,這些胺基酸以特定序列和結構排列,形成膠原蛋白獨特的三股螺旋結構。 分子量通常在 100,000~300,000 Da 以上,結構大、纖維狀,難以直接被小腸吸收,需要經過漫長的消化分解,才成為能被吸收的小分子,其餘可能沒處理完就排出體外。 常見的豬腳、牛筋、魚皮,分子量多位於此區間。 膠原胜肽 膠原胜肽是膠原蛋白經過酵素水解後的小型膠原片段,分子量大約在 2,000 至 3,000 Da 之間,屬於短鏈胜肽,比膠原蛋白好吸收一點,但仍需經過部分消化處理,是目前許多膠原蛋白產品中常見成分。 膠原三胜肽 膠原三胜肽是膠原蛋白的最小功能單位,分子量約 300 Da,不需要經過消化分解,人體可以直接吸收,是更好利用的膠原胜肽結構。 三種結構差在哪? 根據三種膠原蛋白的分子量大小(Da)、胺基酸組成數量、對肌膚/身體的效益來比較。 膠原蛋白的分子大小會影響身體吸收效率,其中 結構最簡單、分子最小 的「膠原三胜肽」,補充後能被身體直接利用,提升整體補充效率。
膠原蛋白推薦:《素研先修膠原三胜肽》 要挑選真實有感的膠原蛋白,關鍵在於「正確的膠原結構」與「足夠小的分子量」,才能被身體有效識別與吸收,讓補充更為確實。 素研先修膠原三胜肽選用日本 80 年領導大廠原料,成分經過多國研究支持,極簡配方,專注實際吸收與利用表現,成分只有膠原胜肽與天然維生素 C。 每包含有超過 15% 的膠原三胜肽,並含有定序三胜肽成分,運用日德雙專利 HACP 水解技術,幫助大幅減少腥味,確保膠原三胜肽含量超過 15%,平均分子量大小僅 1500 Da,並含有「訊號營養素」定序三胜肽(300Da),增加吸收效率。 維生素 C 使用美國專利配方 PureWay-C®,採用天然食物來源萃取,結合脂肪酸與柑橘生物類黃酮,能幫助提升吸收效率與抗氧化穩定性,天然溫和,降低腸胃不適風險。 此配方在人體內的滯留時間較一般維生素 C 稍長,能更有效地參與膠原蛋白的合成過程,為身體提供穩定的輔酶支持。 科學實證 14 天有感的膠原蛋白
膠原三胜肽常見 QA Q:為什麼醫美術後除了加強保濕,也建議補充《素研先修膠原三胜肽》? 皮秒雷射或是電音波,都是透過刺激或是破壞皮膚組織,促進膠原蛋白再生,因此醫美術後補充膠原蛋白,身體就能獲得更多合成膠原蛋白的原料,讓醫美的效果更加完整。 從補充《素研先修膠原三胜肽》的消費者回饋中,有不少人覺得狀態更好,除了小分子好吸收外,維生素 C 有助於傷口癒合,也是幫助維持青春美麗的關鍵。 Q:孕婦可以吃《素研先修膠原三胜肽》嗎? 鮮少人注意到的是,孕哺乳期間是膠原蛋白流失的高峰期。 素研先修膠原三胜肽為小分子,來源純淨、無添加香料色素與甜味劑,成分相當溫和、安全,無論是孕婦或是哺乳期皆可放心使用。 但仍建議:懷孕初期或有疑慮者,使用前尋問專業醫師建議。 Q:《素研先修膠原三胜肽》的服用方法 素研先修膠原三胜肽每天一包,可滿足平日的保養需求,加強保養時則可增加為兩包。
以下為服用方法: 搭配低於 45 度的溫水、飲品或果汁飲用,也可以直接口服。食用時機:建議於睡前或空腹時食用,達到最好的吸收效率。以科學為本的減法保健 營養補充,不該只是憑感覺。 好研所配方設計經過科學研究實證,依據人體的真實需求,選擇身體真正需要、能有效吸收利用的型態,不添加多重複方或象徵性成分,讓每一分錢,都花在真正有用的成分上。 參考資料: Yamamoto, S., Deguchi, K., Onuma, M., Numata, N., & Sakai, Y. (2016). Absorption and urinary excretion of peptides after collagen tripeptide ingestion in humans. Biolog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39(3), 428–434. https://doi.org/10.1248/bpb.b15-00624 Shigemura, Y., Suzuki, A., Kurokawa, M., Sato, Y., & Sato, K. (2018). Changes in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food-derived peptide in human blood after daily ingestion of collagen hydrolysate for 4 weeks.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98(5), 1944–1950. https://doi.org/10.1002/jsfa.8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