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前減少糖分攝取能降低高血壓糖尿病風險

就在 10/31 萬聖節當天,科學界的權威之一《Science》期刊發表了一項重要的研究 : 

孩子三歲前限制糖分攝取,可以減少未來糖尿病及高血壓風險


🔍 研究亮點:
在懷孕和孩子的第一千天內,限制糖的攝取,成年後得到 T2DM 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多達 35%!高血壓的風險也能減少 20%!
即使只是在懷孕期間少吃糖,對孩子的健康也有正面影響,出生後繼續控制糖份攝取,效果更佳!
已經有非常多研究都能證實,短期過量攝取糖份,對人體的壞處,但是要證實長期過量攝取帶來的影響,則困難許多。


在臨床研究中,是不可以將兩組人明確地分為一組攝取大量糖、另一組限制糖的方式來進行比較的,這樣做會涉及倫理道德的問題。 畢竟,若是在明知道高糖飲食有害健康的情況下,還故意讓一組人攝取過多的糖,會對他們的健康造成實質損害。


巧妙地是,這項研究利用了二戰期間英國的「糖配給政策」。
從1942年起,為了支持戰爭需求,英國政府對包括糖在內的多種食品進行配給限制,以確保資源供應。這種配給制度在戰爭結束後仍然持續了幾年,直到1953年9月才正式結束。
在糖配給期間,每人每天平均只能攝取大約8茶匙(約40克)的糖,而這和戰後的糖攝取量形成了明顯對比。隨著1953年糖限令的解除,英國民眾的糖攝取量大幅上升至每天約16茶匙(約80克),導致糖和甜食在飲食中變得更為普遍。
這樣的政策,無意中創造了兩個不同的糖攝取環境,讓科學家們得以觀察那些在糖限制期出生的孩子,與戰後高糖攝取環境中的孩子,長期健康方面的差異。


🔍40克糖是甚麼樣的概念呢?  
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加工食品和飲料中隨便都有將近 40克糖:
1. 易開罐可樂 (355毫升):大約含有35克的糖
2. 瓶裝果汁 (250 毫升):柳橙汁、蘋果汁等天然果汁,含糖量通常在30~40克
3. 運動飲料:一瓶 500 毫升運動飲料的含糖量通常在30~40克
4. 一份早餐玉米片:如蜂蜜圈或糖粉玉米片等,一份就含有30~40克的糖
5. 巧克力、糖果:一條士力架,或一小袋軟糖,就有45~60克的糖


⚠️ 育兒家庭該如何應對? 我們知道,過多的糖對孩子的長期健康有害,然而糖卻無處不在,連常見的嬰幼兒食品中也經常含有添加糖。因此,我們需要更加注意孩子的飲食!


📝 結論: 這項研究提醒我們,在 0~3 歲早期就減少糖的攝取,是一個很重要、可以改善孩子一生的健康的選擇,不僅能夠延長他們的壽命,還能讓他們的生活更健康、更快樂!


🍭如何挑選保健食品?
1. 仔細看成分:

 選擇時記得直接看包裝上的「成分標示」,很多標榜嬰幼兒專屬的產品,有著大大的標示寫「無添加香料/色素/防腐劑/甜味劑」,讓你誤以為很健康、無添加,但其實卻加了滿滿的蔗糖、甚至糖漿!
2. 選擇成份單純的:

 為了讓口感變好,有些產品會添加不必要的人工香料、糖粉、甜味劑。

 主打嬰幼兒的益生菌,卻加入奶粉、果汁,甚至用酒精造粒,這些原料依然含有香料、糊精,只是廠商沒將成分展開。
🌱 甜甜好吃的益生菌,一包內有 5克 的糖粉香料 + 0.3 克的益生菌,益生菌沒苦味,糖粉真的需要嗎?


betterology® 好研所雙主修 / 順順畢業益生菌,堅持不添加香料、色素、糖粉、砂糖、傾瀉劑,成分單純,不用酒精造粒,嬰幼兒、孕婦、哺乳安心首選。